发展产业,激活内生动力是脱贫的根本之策。坦渡镇坦渡村的贫困户李普林不等不靠,通过政策扶持和自身努力,以实于苦干的韧劲发展养殖业,演绎了脱贫致富的精彩故事。
在坦渡镇坦渡河边,李普林养殖的8头黄牛正在悠闲地吃着水草,其中两头已经怀孕的母牛让他牵挂不已,每天都要去看几次才能放心。
李普林是坦渡镇坦渡村的贫困户,2008年因车祸导致左腿残疾,花光了家中积蓄还欠下外债,一家三口生活十分艰难。由于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2015年,李普林决定发展肉牛养殖,但由于缺乏技术,刚开始并没有挣到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村干部与帮扶工作队帮助他制定了养殖规划,介绍他参加培训班学习养殖技能,养殖业开始有了起色。2016年,李普林出栏了2头牛,收获纯利12000多元,当年就顺利脱贫。
脱贫户李普林说:“这些牛今年可以生四头小牛,可以出两头牛,林业局帮扶单位可以帮我把牛销得完,附近的邻居也可以买得完。再也感谢党,感谢政府。”
因为在水草肥沃的坦渡河边放养,李普林的牛肉质和口感俱佳,每年有牛出栏的时候,都不用自己出门,牛肉就已经预售一空。如今,李普林家已经存栏8头黄牛,再加上60多只鸡,20多只鸭,年收入可达5万多元。现在生活好起来了,李普林也十分愿意和政府一起帮助其他贫困家庭,为他们提供肉牛养殖技术指导。
脱贫户李普林说:“喝水不忘挖井人,脱贫不忘党恩,(如果有人想养牛)我也会把技术教给他。”
来源:沈静
作者:沈 静
编辑:沈静
本文为临湘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linxiangxw.com/content/2020/10/09/8473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