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市公安局“三举措”强化保密管理

来源:临湘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李勇 编辑:方华 2024-12-11 09:50:20
—分享—

近年来,市公安局强化保密工作管理,牢牢抓住重要部门警种岗位,特别是办公室居于承上启下、协调左右的中枢位置,涉密信息多,保密责任大,注重从涉密人员、涉密载体、技术应用管理入手采取措施,确保保密工作万无一失、政令传输安全畅通。

一、强化涉密人员管理。一是提高保密意识。时时讲保密,紧绷保密弦,做到保密工作常提醒、常宣讲,确保入脑入心、融入日常。常吹“耳边风”,不厌其烦强调保密工作的重要性。比如,利用会上提醒、发送警示信息等方式,反复强调保密工作要求。处处见“标识”,在涉密区域悬挂保密知识宣传画,在涉密载体上粘贴保密提示,时时提醒人人自觉遵守保密纪律。比如,在涉密计算机醒目部位粘贴“涉密计算机禁止连接互联网”、非涉密计算机醒目部位粘贴“禁止处理涉密信息”的标识。加强保密教育,通过发放保密手册等学习资料、播放保密宣传警示片、邀请专家举办保密知识讲座以及参加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知保密、懂保密、会保密。二是压实保密责任。建立健全保密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和措施,压实保密责任,制定发生涉密案件或严重违反保密法律法规的责任追究办法。比如,结合保密法和工作实际,制定维保人员安全保密管理办法,明确“谁联系、谁负责”的原则,要求办公室负责收集涉密载体维修保养人员的身份信息及证件复印件,并委托相关部门做好审查工作;维保人员通过审查后方可进场维保;维保期间要有专门人员紧盯维保人员的各类操作,离场时要清理现场杂物、清查现场设备等。强化涉密人员上岗、在岗、离岗全过程管理,做好涉密人员上岗前的审查、培训和离岗离职后的载体清退及脱密期管理工作。比如,建立涉密岗位、涉密人员分类台账,填写涉密人员上岗前审查表,做好离岗离职涉密人员载体清退记录,形成涉密人员管理的闭环。三是严格保密审查。认真做好涉密人员保密审查工作,掌握其基本信息、学习及工作经历、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持有出入境证件情况、政审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违法犯罪情况、接受境外资助情况、受处分情况等。随时掌握涉密人员的思想动态、政治倾向,以及涉密人员的朋友圈、生活圈等,确保涉密人员政治可靠、品行端正。

二、强化涉密载体管理。一是确保涉密载体存放安全。涉密载体应当存入保密柜,涉密载体存放的房间应当安装铁门、铁窗、红外报警器、门禁、视频监控、防红外线窗帘等设施,做好物理隔离,防范各类涉密信息的泄露。要在符合保密条件的阅文室阅读涉密文件,未经批准不得带出阅文室,确需带出须将其密封于保密信封内并按照规定带出。要做到专人负责、专门登记、专柜存放涉密载体,尤其是涉密移动存储介质,要登记设备型号、编号、密级,严禁未按规定带出符合保密条件的房间。二是确保涉密信息制作安全。定密权限、依据、程序、要素、标志等要合规。涉密文件资料要严格按照规定确定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确保定密科学、准确。起草、制作、保存涉密文件资料要使用涉密计算机,同时使用专用打印机、复印机。三是确保涉密载体传递安全。严禁通过普通传真、普通邮寄、快递、互联网或其他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涉密文件资料,以及通过互联网讨论涉密内容。

三、强化技术应用管理。一是强化技术防护。系统提升保密技术防护能力,为涉密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配备管理系统、杀毒软件等,采用信息加密、安全认证等技术手段保障信息安全,不断加固安全屏障,以应对新技术新应用给保密工作带来的新风险新挑战。二是定期进行保密检测。运用保密检测仪器,定期检查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文本文件、数码存储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及时发现并堵塞漏洞,确保不漏一人、一机、一盘、一网。比如,检测发现“个别涉密计算机口令弱”“口令使用时间过长”等问题,通过通报情况、督促立改,以达到堵塞漏洞、警示大家的效果。三是探索运用新技术。新技术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强化保密功能,也可能增加泄密的隐患。要不断研究新技术的应用,实现高级别的安全加密和身份认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做好网络数据保护,发挥新技术在保密领域的“倍增器”作用。

来源:临湘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李勇

编辑:方华

本文链接:https://www.linxiangxw.com/content/646856/55/1453204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临湘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