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湘鄂交界的詹桥镇壁山村,近年来正以红色旅游为突破口,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如今,这片红色的沃土正以“红绿融合”的全新姿态,奏响乡村振兴的激昂乐章。
壁山村曾是昔日工农红军游击区和湘鄂赣边区革命根据地,我市第一个革命游击队、苏维埃红色政权在此建立。俯瞰壁山村,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格外引人注目。基地内的环形烈士名单墙镌刻着196位烈士的姓名,新扩建的瞻仰台可容千人凭吊。该基地自去年6月投入使用以来,已接待红色研学团体近万人次,获评“湖南省党史教育基地”等殊荣。
詹桥镇壁山村党支部书记助理胡巧:依托红色资源,我们整理形成了《当年的红军又回来了》等3门特色党课,并组建了20人的红色宣讲团,着力传递党的好声音、讲好壁山老区红色故事。
为更好地发挥壁山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引流作用,当地整合了周边四个村的力量开展“联村共建”,建立了“壁山红群英库”,着力打造“壁山红”区域党建品牌,精心规划了春季赏花、夏季避暑、红色教育等主题旅游线路。在红色教育基地的引流作用下,四个村集体共同组建的供销合作社也应运而生,通过统一品牌销售,以红心豆渣为首的农副产品供应临湘市知名餐厅和省外的餐饮机构,实现了“小生产对接大市场”。2024年,壁山联合供销社销售额达50多万元。
詹桥镇壁山村党支部书记郭兴星:下阶段,我们将进一步深挖内在潜力,积极向上向外对接,加强市镇村联动、村企联动,把红色资源运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振兴“壁山红”。
今年,詹桥镇壁山村将引进中药材加工企业,把黄精、金银花等产品做到全省领先。同时进一步完善红农文旅体验,让游客不仅能追忆红色历史,还能深度体验乡村生活。随着湖南第四届旅发大会临近,壁山村蓄势待发,立志让每一位村民都成为红色故事的传承者、绿色发展的受益者,让昔日“敌军围困万千重”的红色山村,在新时代绽放夺目光彩。
一审:敖 琦
二审:李晗勋
三审:陆劲松
来源:临湘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敖 琦
编辑:李平子
本文为临湘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linxiangxw.com/content/646948/74/14920380.html